首页 | 校园开放日 | 党团生活 | 德育之窗 | 雏鹰展翅 | 康复天地 | 资源管理 | 服务保障 | 教工之家 | 文明在线
致家长:针对负强化功能的积极行为支持策略
来源:李楠   发布日期:2020-02-17   浏览次数:5194

儿童为了逃避厌恶的事物而表现出的挑战行为通常具有社会负强化的功能。例如:小明在每天闹钟响铃的时候总会大声哭喊,冲家人发脾气,拒绝穿衣服,导致上午总是不能按时上学;小军不喜欢跑到家里的卫生间处的马桶上撒尿,每次家人强行抱着他去方便时,他总是将马桶周围、房间地上弄得都是尿液。这些行为就具有社会负强化功能。家长需要分析为什么这些时间或活动安排对儿童来说是厌恶的,然后通过改变前奏或情境事件来减缓或取消其厌恶性;另外也可以通过建立生活作息表、改善生活环境等来达到支持适当行为表达得目的。

1)调整刺激情境,缓解厌恶。刺激情境的转换是指将总是引发挑战行为的刺激情境转换为另一种儿童喜欢或不厌恶的刺激,进而中断挑战行为的发生或消减其发生的频率,并利用这一段时间来引进其他的行为处理策略。如可以根据小明喜欢轻音乐的特点,将闹铃音转换为轻音乐的播放,达到安静的唤醒小明的目的;对于小军,可以在其卧室专门放一个便盆,同时在便盆中央放一个他喜欢的玻璃球,让其对准玻璃球撒尿。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挑战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刺激情境的调整缓解挑战行为只是暂时的,不可长期或过度使用。

2)制定家规,包括建立家庭生活作息表和行为规范。如果一天中生活作息让人捉摸不定,活动变幻无常,常常会使具有刻板行为特征的儿童(如自闭症或部分智力障碍者)失去安全感而产生发脾气甚至攻击的行为,因此与儿童一起制定生活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他学习分配时间,对下一时间段的生活安排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行为规范的制定可以增进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预测和控制,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后果也能提前预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挑战行为发生的概率。在制定家规时需要注意:让儿童参与;充分考虑儿童自身生理和心理所需;让儿童与家长一起选定奖励物品(适当行为的强化物)。同时不要在儿童违反家规的时候才告知,平日里也要时常提醒儿童。

3)改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改善是泛指家庭生活形态的改变,沟通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7],包括家长对儿童抱持正向而支持的态度和行为,能够敏感地觉察并满足儿童的内心需要,给予其选择与控制的机会,同时给儿童提供适合其能力与需要的学习机会,营造一个温暖与鼓励的环境等。如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刻给予儿童拥抱或者微笑、点头和赞赏语言等,这些都能让特殊儿童感受到家长对于自己价值的肯定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