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首页|班级介绍|班级相册|班级日志|班级动态|班级课表|班级视频
欢迎您来到养护部五年级(1)班的班级主页!
※ 班级介绍 ※
      养护三年级由5名活泼、可爱的小伙伴组成。虽然同学们都身有残疾,但他们个个身残志不残。整个班级像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各种活动开展得丰富...
详细内容>>
※ 站点统计 ※
本周访问:4
访问总数:15542
成员总数:0
新闻总数:2
照片总数:15
日志总数:2
在线人数:0
※ 友情链接 ※
 
※ 班 级 日 志 ※
  评论

testsetttttttttt
发表评论于 2013-12-11 18:15:16

免费补牙地址:
发表评论于 2015-03-27 15:08:42

 

美国学校根据《The 7Habits of Happy Kids》和《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Teens》这两本书的内容,给学生们画了一个叫 7个习惯树 / The7 Habits Tree -的海报,作为孩子们品格教育的参照纲领。


从小养成这些好习惯的孩子,未来的路多数会走得比较顺畅和快乐。所以,今天就介绍一下 The 7 Habits Tree,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幅海报用一棵大树来比喻孩子一生中要培养的好习惯。从树根开始从下往上,这7个习惯像一棵树一样逐渐长成,分别是:

1. Be proactive

2.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4.Think win-win

5.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6.Synergize

7.Sharpen the saw


下面,来看看对这7个习惯的注解:


第1个习惯:


Be proactive -you're in charge


积极主动,我的人生我负责


 

I am aresponsible person. I take initiative. I choose my actions, attitudes andmoods. I do not blame others for my wrong actions. I do the right thing without being asked, even when no one is looking.

我对自己负责,做事积极主动。我管理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情绪。我做了错事不怪别人。不用别人说我也会去做正确的事情,哪怕没有人在看。

第2个习惯: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Have a plan

有目标,有计划


 

I plan ahead and set goals. I do things that have meaning and make a difference. I am an important part of my classroom and contribute to my school's mission and vision. I look ways to be a good citizen.


做事前我会定计划和目标。我做有意义和带来积极影响的事。我是班级里的重要一员,为学校事务做贡献。我希望成为一个好公民。


第3个习惯:


Put first things first - Work first, then play


做事分主次,先工作,后娱乐



 

I spend my time on things that are most important. This means I say no to things I know I should not do. I set priorities, make a schedule, and follow my plan. I am disciplined and organized.


我在重要的事情上花时间。不该做的事,我勇于说不。我制定优先级,做日程表,执行我的计划。我对自己有纪律,做事井井有条。


第4个习惯


Think win-win - Everyone can win


从互赢角度考虑问题,利己利人



 

I balance courage for getting what I want with consideration for what otherswant. I make deposits in others' Emotional Bank Accounts. When conflicts arise, I look for third alternatives.


我勇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但是我同时也会考虑别人的需求。我在别人的情感银行帐号里放下我的存款。有矛盾的时候,我寻求能平衡彼此需求的解决方案。


第5个习惯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先去理解别人,再求被人理解


 


I listen to other people's ideas and feelings. I try to see things from theirviewpoints. I listen to others without interrupting. I am confident in voicing my ideas. I look people in the eyes when talking.


我仔细聆听别人的主意和情感。我努力从他人角度去理解问题。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不插嘴、不打扰。我很有信心说出我自己的主意。别人说话的时候,我直视他的眼睛。


第6个习惯


Synergize -Together is better


协同-合作会更好



 

I value other people's strengths and learn from them. I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even people who are different than me. I work well in groups. I seek out other people's ideas to solve problems because I know that by teaming with others we can create better solutions than anyone of us can alone. I am humble.


我珍重别人的优点,向他们学习。我和大家很好相处,即使他们和我很不一样。我能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因为我知道合作比单打独斗能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保持谦虚的精神。


第7个习惯


Sharpen the saw-Balance feels best


磨刀不误砍柴工,寻求健康和平衡


I take care of my body eating right, exercising and getting sleep. I spend time withfamily and friends. I learn in lots of ways and lots of places, not just at school. I find meaningful ways to help others.


 

我主意饮食、锻炼和睡眠。我花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我在各种地方都能以各种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学习的地方可不止于学校。我用有意义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发表评论于 2015-03-27 15:32:55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     六一班    何宇彤

   2013年的春节我们全家准备回安徽老家过年,爸爸妈妈提前就为这次出行准备起来,妈妈买了好多礼物,准备送给爷爷和外公外婆,我和哥哥也跟着兴奋起来。

  大年二十九,一早我们就开车从上海出发,一路上全家有说有笑,经过6个小时的路程,我们顺利抵达安徽老家。

   快到家了,我不由自主的向车外张望,远远地,我就看见外公和外婆在路边翘首企盼,等着我们。冬天的寒风把他们的脸吹的红红的,两只手也在不停的搓来搓去。看到我们把车停在他们身边,话还没说,二位老人就先笑开了,外婆摸摸我的头,再回头摸摸哥哥的头,高兴的说:都长高了,结实了。那种幸福的感觉不是用任何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

   在老家过了一个开心的春节,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回到了上海,但是外公外婆对我们的爱让我永远都忘不了。妈妈告诉我,这就是亲情,长辈对我们的爱,我们要铭记,小辈对长辈也要关心和爱护。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会记住的!我也会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发表评论于 2015-03-27 15:38:18

社会实践有感

上海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 六一班 王徐雯

国庆节前的一天,我早上醒来后就一直非常期待,非常开心,因为,这一天爸爸将带我一起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爸爸说,在游玩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我的生活能力和幸福感。

首先,我们早早的准备好饮料,水果,点心等,然后,我和爸爸一起坐公交车前往米高梅电影院,在途中,爸爸详细的教我坐公交车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先选好能到达目的地的线路,比如783路,815路公交车,然后,要找到公交车站,并且,需要在站牌上看清楚我们的目的地车站是否有,还要看看是否乘车方向正确,接下来就是等公交车来了。上车后,有两种买票方式:1,刷卡买票;2,投币买票;乘车途中,爸爸还教我,看到年纪大的老人和抱着婴儿的大人,应该主动让座,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到了电影院,人很多,需要排队,爸爸和我一起排队,爸爸说,出去参加活动,娱乐等公共场所,应该有礼貌的依次排队,不能插队,这是遵守社会道德的表现,爸爸说,他相信我一定能做到的,我也相信自己。在排队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因为时间长,我要临时上厕所,爸爸为了锻炼我,让我独立去找,并且回来,虽然在整个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小波折,但是,我依然圆满的完成了这项考验,从中,我也学到了出门在外,需要多问多学多认路,实在有困难,就找工作人员,或者打电话报警。可以请善良的阿姨帮忙打电话,但是,爸爸告诉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千万不能跟着陌生人跑到其他地方去。

最后,我和爸爸一起在7号电影厅看了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神兵”,并且在麦当劳吃了冰淇淋和点心,其中,爸爸让我自己独立购买食物,使我又一次得到了锻炼和学习。

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非常兴奋和开心,不仅仅是因为有吃有玩,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生活知识,让我更自信的面对生活和未来,我想,这些应该是更可贵的。

发表评论于 2015-03-27 15:39:02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卫生计生委 中国残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重点任务。

  1.提高普及水平。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

  2.加强条件保障。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健全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体系。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

  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可设立特教班。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国家支持建设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要在2014年秋季开学前全部开始招生。支持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类别。

  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二)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

  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招收残疾学生。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部(班)。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残疾人特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高等教育。各地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学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便利。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三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标准高于每年6000元的地区不得下调。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各地可根据实际对残疾学生提供交通费补助,纳入校车服务方案统筹解决。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优先资助残疾儿童。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继续支持特殊教育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四)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支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急需的基础设施,扩大残疾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规模。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扩建教学设施,提高特教教师培养培训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

  继续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项目。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

  (五)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各省(区、市)要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差异大、康复类专业人员需求多、承担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任务等特点,可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各地要为送教教师和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将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将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纳入当地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规划。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各省(区、市)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和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指导、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教师培训。

  (六)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新编和改编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统筹规划。各地要将发展特殊教育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明确各级政府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本着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合理配置特殊教育和康复资源,切实解决制约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各地要建立政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计划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确保计划如期完成。教育部门要统筹制定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加强对承担特殊教育工作学校的指导,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加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信息监测服务和动态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财政部门要完善特殊教育投入政策,支持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生资助力度。民政部门要做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抚育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和落实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支持政策。卫生计生部门要做好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医疗与康复服务。残联要继续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登记工作,加强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训练和辅具配发等工作。

  (三)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进行评估验收,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特殊教育保障水平等作为评估验收的主要指标,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的县(市、区),不得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发表评论于 2015-03-27 15:40:31

根据班级学生这一学期来的综合表现,经过慎重的考量和推选,现将评优结果公示如下:

徐智忠:行规示范员

胡超:自强不息好少年

祝贺以上两位同学,希望新的学期再接再厉!

发表评论于 2015-03-27 16:06:29

    20141月,美国自闭症循证实践评审小组、FPG儿童发展研究所、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在2014年合作完成了一份报告——《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青年成人的循证实践》,这份报告呈现了最新的27中符合循证实践标准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策略。报告首先表明,目前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的干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综合治疗模式,一种是重点干预实践。综合治疗模式是为了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特征进行学习和发展的广泛干预,包括一系列实践方式,如由Schopler和其同事发起的结构化教学;而重点干预实践则针对与一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单一技能进行干预,这些实践方式有其操作性定义、聚焦于具体的学习领域,干预时间也短于综合治疗模式,如回合式教学、视频示范。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实践方式是指重点干预实践。

本报告选择了19902011年发表在英文刊物上的经过同行审阅,用于检测重点干预实践效果的文章共1090篇,由159位经过专业培训的审阅者进行审阅,最后筛选出45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这些文献中的被试均为0-22岁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且接受了行为、教育和发展性的干预方法,研究设计中包含至少两种状态下的效果比较,实验设计类型为实验组设计(包括随机控制组实验、准实验设计、断点回归设计)或单一被试实验法(包括倒反设计、多基线设计、多探测设计、交替处理、变动标准设计)。

每种干预方法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青年成人的影响主要归结为12个方面:社交(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沟通(表达愿望、需求、选择、情感或观点的能力)、挑战行为(干扰个体学习能力的行为)、联合注意(分享兴趣和经验所需的行为)、游戏(运用玩具和材料)、认知(智力、执行功能、问题解决、信息加工、推理、心智解读、记忆、创造性、注意方面的表现)、入学准备技能(完成任务中的表现,与任务本身内容无关)、学业能力(在学校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运动(位移或运用,包括精细动作和大动作,或其它相关感觉系统和功能)、适应性/自我帮助(独立生活技能和自我照料技能)、职业发展(求职准备或具体工作所需技能)、心理健康(情绪良好)。每一种实践方式对自闭症人群的影响都将通过这12个方面来分析。

在正式对每篇文章进行分析之前,审阅小组确定了循证实践的标准:由两个不同团队进行的两项标准实验设计或准实验设计研究;或由三个不同团队进行的五项标准单一被试设计,这些单一被试设计研究被试数量不少于20人;或由一个团队以上的研究者进行的一个标准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三个高质量的单一被试设计。审阅小组分析了456篇文献,总结出27种循证实践,这些循证实践包括基本的应用行为分析技术(如强化、消退、提示)、评估和分析技术(如功能行为分析、任务分析)、日常和系统行为练习中可重复步骤(如功能沟通训练、关键反应训练),此外包括一些实施干预的方式(如家长实施干预、技术辅助干预)。教师和其他自闭症服务提供者在为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可以根据干预目标在本报告中选择适合其发展的某一种或几种实践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循证实践的名称、定义及应用领域。

1、基于前因的干预(Antecedent-BasedIntervention,简称ABI

是指为了减少某种问题行为,在该行为发生之前布置周围环境和活动,通常在功能行为分析之后进行。包括6个步骤:(1)调整教学活动、材料或计划;(2)让学生选择教学活动和材料;(3)在活动开始之前给予学生提示;(4)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变化教学形式、顺序和任务难度;(5)丰富教学环境,提供额外线索和材料,如视觉提示;(6)调整提示和强化计划,这种干预策略通常和功能沟通训练、消退、强化结合使用。有32个单一被试设计研究支持基于前因的干预策略。这一实践方式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青年成人(1922岁)最为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游戏、入学准备技能、学业成就、运动和适应技能。

2、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简称CBI

是指管理和控制认知过程来改变外显行为,该干预方法基于“行为以认知过程为中介”的理念,认为学习者需要学会检查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当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正在增多时,运用策略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这一干预方式适合用于与情绪相关的问题行为,如生气和焦虑引发的问题行为,认知行为干预通常与社会故事、强化、父母实施的干预方式结合运用,有3个群组设计和1个单一被试设计研究支持本干预策略。研究表明这一实践方式对自闭症谱系小学生(611岁)和高年级学生(1518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认知、适应性技能及心理健康发展。

3、对替代行为、不相容行为及其它行为的区别性强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alternative, incompatible, or otherbehavior,简称DRA/I/O

对替代行为、不相容行为及其它行为的区别性强化通过在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之后提供积极结果来减少不良行为(通常指影响学习者学习、发展或监控的行为)。通过区别性强化,增加了学习者的良好行为,忽视了其不良行为。当学习者出现如下行为时给予强化:(1)学习者正在呈现一个良好行为(DRA);(2)学习者正在呈现一个不良行为,且这个行为很难完成(DRI);(3)学习者没有呈现干扰行为(DRO)。区别性强化通常与提示策略结合使用,来减少学生的干扰行为。有26个单一被试设计研究支持本干预策略,研究表明这一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青年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游戏、入学准备、学业成就、运动和适应性技能的发展。

4、回合式教学(DiscreteTrial Teaching,简称DTT

回合式教学是以一种计划性、控制性和系统化的方式,对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来教授其技能,本干预策略具有重复性、聚焦性,并有严格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在回合式教学中,通常会仔细规划前事行为和后果,一个教学回合开始时干预者会给出明确的指令或刺激,来引发一种目标行为,此外,干预过程中正面表扬和数据收集也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回合式教学中通常运用到任务分析、提示、延迟和强化策略,有13个单一被试设计研究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回合式教学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学龄儿童(611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入学准备、学业成就、适应性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发展。

5、练习(Exercise,简称ECE

练习策略通过增加体力活动来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增加其良好行为,增强体力,提高运动能力。练习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或伸展运动,通常与提示、强化、视觉支持等策略结合运用,有3个群组设计和3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练习策略。研究表明练习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学龄儿童(1214岁)有效,用于促进其行为、入学准备、学业成就和运用技能的发展。

6、消退(Extinction,简称EXT

消退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应用行为分析,主要目的为减少挑战行为。运用消退策略时,需要准确识别行为的功能及可能强化这一行为的后果,随后移除这一后果来减少目标行为,在行为完全消失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增加。消退策略不应该被单独使用,通常与区别性强化和功能行为分析结合运用,有11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策略。研究表明消退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学龄儿童(1518岁)有效,用于促进其沟通、行为、入学准备及适应性行为的发展。

7、功能行为分析(FunctionalBehavior Assessment,简称FBA

功能行为分析策略试图分析特定行为之下的沟通功能,在此基础上发展有效的干预方法,包括描述行为问题、确定影响问题行为的前事和后果,假定该行为的功能,验证假设四个步骤,在此过程中数据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功能行为分析经常用来确定不良行为(如自伤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发生的原因,并采取一些措施减少这些行为,有10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功能行为分析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青年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沟通、行为、入学准备、学业成就和适应行为的发展。

8、功能沟通训练(FunctionalCommunication Training,简称FCT

功能沟通训练是通过系统训练用更恰当、有效的沟通行为替代不恰当的沟通行为,其实施时间先于功能行为分析,目的是识别不良行为的沟通功能,并教会学习者用更为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功能沟通训练通常包括区别性强化程序,即强化一种替代回应行为(一种更为容易识别的沟通工具,如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消退问题行为。本策略包括应用行为分析、对替代行为的区别性强化、消退,有12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功能沟通训练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学龄儿童(1518岁)有效,用于促进其沟通、行为、游戏、入学准备和适应行为的发展。

9、示范(Modeling,简称MD

示范策略通过向学习者呈现目标行为,引发其模仿,进而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行为的习得,这一策略通常与提示和强化策略结合运用,有1个群组设计和4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研究干预策略。研究表明示范策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青年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游戏、入学准备、学业成就和职业技能的发展。

10、自然情境干预(NaturalisticIntervention,简称NI

自然情境干预包括环境布置、互动技术及其它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原则的策略,这些策略通过建立更复杂的技能、自然强化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促进目标技能的习得,这一干预策略通常发生在学习者参与的自然情境、活动中。有10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示范策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小学生(611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游戏、学业成就的发展。

11、家长实施的干预(Parent-ImplementedIntervention,简称PII

本干预策略认为家长有责任为自己的孩子实施各种干预,在此之前专业人员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训练的方式在家庭或社区中对家长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包括讲述、讨论、示范、训练或反馈。家长通过培训之后可以教孩子学习新的技能,如沟通、游戏、自我保护,或减少他们的挑战行为。有8个群组设计和12和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家长实施干预策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小学生(611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游戏、认知、入学前准备、学业成就和适应行为的发展。

12、同伴介入教学和干预(Peer-Mediated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简称PMII

同伴介入干预法是在自然环境中促进正常发展同伴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互动来促进后者掌握新的行为、沟通和社交技能。正常发展的同伴需要学习在教师指导或学习者主动发起的活动中与自闭症学生的互动技巧,一个小组中至少包括一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这种策略有助于促进自闭症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转衔,有15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同伴介入干预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学龄儿童(1518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游戏、入学准备和学业能力的发展。


发表评论于 2015-03-30 12:13:50

 

(承接上期内容)

13、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icture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PECS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用于在社会情境中的沟通,学习者需要选择一幅图片来与他人沟通,教学过程包括6个步骤:(1)怎样沟通;(2)距离和持续性;(3)图片区分;(4)句子结构;(5)回应请求;(6)评论。有2个群组设计和4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学龄儿童(1214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的发展。

14、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Response Training,简称PRT

关键反应训练是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在自然情境下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学习者进行的干预,它着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发起能力和兴趣,对沟通、语言、游戏和社会行为都非常有效。关键反应训练注重训练学生的关键学习变量(如动机、对多重线索的回应、自我管理、自我发起),理论上这些领域是学生各方面取得进步所需的基本技能。其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学生选择、强化努力行为、结合维持任务、对恰当行为之间强化。有1个群组设计和7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关键反应训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中学生(1214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游戏能力的发展。

15、提示(Prompting,简称PP

提示策略是指在学生运用某种技能时为期提供各种支持,包括口头提示、姿势提示、身体辅助。这一策略通常与其它循证实践如延迟、强化结合使用,或作为关键反应训练、回合式教学、视频示范的一部分使用,有1个群组设计和32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关键反应训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游戏、入学准备、学业、运动、适应行为和职业技能的发展。

16、强化(Reinforcement,简称R+

强化是为了教授学习者新的技能或增加某种行为发生频率,它在学习者行为和后果之间建立起联系,当行为后果增强这种行为的发生频率时,联系增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在学习者呈现目标行为之后,给予其所期望的结果;负强化是移除学习者不喜欢的物品或活动。强化通常作为其它循证实践的基础而存在,有43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强化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游戏、入学准备、学业、运动、适应行为和职业技能的发展。

17、反应中断或重新定向(ResponseInterruption/Redirection

反应中断或重新定向是指当学习者出现一个不良行为(如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时,引入提示、评论把儿童的注意力从不良行为中引出,中断这一行为。这一策略通常用于功能行为分析之后,尤其适用于不同情境和任务中的持续干扰行为,因为这些行为的功能为感官刺激和增强。有10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反应中断或重新定向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游戏、入学准备、适应行为的发展。

18、脚本(Scripting,简称SC

脚本策略是就某种技能向学习者呈现一段语言或书面的描述,为学习者做示范作用。这一干预方法的作用是向学习者说明在某种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增加其在活动中的恰当行为,在该技能被运用到实际情境之前,可进行反复训练。脚本策略通常与示范、提示和强化策略结合使用,有1个群组设计和8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脚本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高年级学生(1518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游戏、认知、入学准备、职业技能的发展。

19、自我管理策略(Self-Management,简称SM

自我管理策略是教会学生独立管理自己的行为,包括分辨恰当行为和不恰当行为、准确监控和记录自己的行为、对恰当行为进行强化。初始阶段在记录行为和自我强化时可能需要成人辅助,随后慢慢撤掉辅助。自我管理策略通常与示范、视频示范和视觉辅助结合使用,有10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自我管理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游戏、入学准备、职业技能的发展。

20、社会故事(SocialNarratives,简称SN

社会故事描述了具体的社交情境,并着重强调其中的线索,为学习者提供了恰当行为的事例。本策略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适应日常生活的改变、根据社会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教授新的社交技巧。社会故事根据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有所不同,但大都非常简短,可能包括图片或其它视觉辅助,通常以第一人称讲述,包括具体情境、提供建议和情境中他人的想法和情绪,有17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社会故事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高年级学生(1518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游戏、入学准备、学业及适应行为的发展。

21、社会技能训练(SocialSkills Training,简称SST

社会技能训练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向学习者讲述与正常发展同伴的互动技巧,大多数社会技能训练会议包括基本概念的讲解、角色扮演、反馈,来促进学习者习得沟通、游戏和社交技巧。有7个群组设计和8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社会技能训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游戏、认知能力的发展。

22、结构化游戏小组(StructuredPlay Groups,简称SPG

结构化游戏小组是运用小组模式来教授一系列技能,小组活动在一个确定的区域进行,有几名正常发展儿童,有明确的主题和角色分配,需要时为学习者提供提示。有2个群组设计和2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结构化游戏小组对小学阶段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611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游戏、入学准备和学业能力的发展。

23、任务分析(TaskAnalysis,简称TA

任务分析是指把一个复杂的行为技能分成若干小的部分,学习者按步骤进行学习,直到掌握整个技能,其它循证实践,如强化、视频师范和延迟在学习小步骤时都可以使用。有8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任务分析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中年级学生(1214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学业、运动和适应技能的发展。

24、技术辅助教学和干预(Technology-Aided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简称TAII

在技术辅助教学和干预中,技术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特征,技术被定义为“用来增加、维持、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的自理能力、创造性和休闲能力的任何电子条目、设备、应用或视觉网络”。本干预策略中包含一系列设备,如语音接受装置、智能手机、视觉网络等。有9个群组设计和11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技术辅助教学和干预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认知、入学准备、学业、运用、适应行为和职业技能的发展。

25、延迟(TimeDelay,简称TD

延迟是在教学活动中系统地减少提示,即在最初指导和其它指导或提示之间存在少许延迟。循证实践中有两种延迟步骤:渐进延迟和恒定延迟。渐进延迟是指逐渐增加指导和提示之间的时长,恒定延迟是指在每次指导和提示之间的时间保持固定。延迟策略经常与提示策略结合起来使用,有12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延迟策略对学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35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认知、入学准备、学业、运动、适应行为的发展。

26、视频示范(VideoModeling,简称VM

视频示范是运用视频记录和播放设备为学习者学习目标行为提供视觉示范,当视频播放完之后,学习者有机会表现目标行为。视频示范有四种模式:基本视频示范(记录学习者之外的人展示目标行为)、视频自我示范(用来记录学习者的行为,不包括成人的提示)、观点视频示范(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记录行为)、视频提示(将一个技能分成若干步,每个步骤之间有停顿,学习者看完一步之后再看下一步)。视频示范策略经常与提示、强化策略结合使用,有1个群组设计和31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视频示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联合注意、游戏、认知、入学准备、学业、运动、适应行为和职业能力的发展。

27、视觉辅助(VisualSupports,简称VS

视觉辅助是提供有关活动、日程和技能的信息作为线索,包括照片、图标、图片、物体、环境布置、日程表等方面,这些辅助通常用于组织学习环境;围绕活动或日程为学习者建立预期;提供线索和提示;提供准备和指导。有18个单一被试设计支持这一干预策略,研究表明视觉辅助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婴幼儿(02岁)和年轻成人(1922岁)有效,用于促进其社交、沟通、行为、游戏、认知、入学准备、学业、运动、适应行为的发展。


发表评论于 2015-03-30 12:13:59

一、观看《防踩踏》教育片

    组织学生观看《防踩踏》教育片,了解什么是踩踏、如何预防踩踏事件以及如果发生踩踏事件该怎么办。学生们观看得十分认真。

二、参与“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

首先,学生们在教师、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迅速撤离教学楼,来到宽敞的操场。

接着,学生与家长一起听了关于防止踩踏的国旗下讲话以及相关知识教育。学生和家长们听得十分认真,提高了对踩踏事件的认识。

 

发表评论于 2015-03-31 11:25:28

 

    这个指导手册用于给那些受到孩子睡眠问题影响的自闭症家庭们提供策略性的指导,睡眠困难或障碍对自闭症孩子和家庭影响很大.本手册提供的信息来源于对此问题有实践经验的睡眠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这些策略对所有的孩子们都有效,包括青少年,但是有些建议是针对大一点的孩子们而定的,比如说那些不需要午睡的孩子们.

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的孩子睡个好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下面几点:

1:给孩子提供一个舒服的睡觉环境.

2.建立一个常规化的就寝程序.

3.关于如何保持一个常规化程序的建议.

4.教导孩子如何自己睡觉.

5.倡导在日间所需要的行为.

为了让你的孩子夜里睡得好,就需要好好地了解一下你孩子的睡眠习惯,这意味着你应该改变一下你孩子的睡眠环境,还有就是在孩子临睡前和醒来以后怎么和他交流.

睡眠问题,象是入睡困难,睡意很浓却睡不着,或者很早就醒来的问题,在正常发育的孩子们以及自闭症的孩子们中间都是很普遍的,有些特别的现象,比如说打鼾,睡眠中呼吸急促,或者夜里尿床等,还需要由睡眠专家来做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很多家长们只要尝试一下本册里列举的这几个建议就能改善孩子的睡眠状态了,但是在你选择之间,请注意如下事项:

1.选择那些和你家庭生活方式能相融相存的建议.

2.只有在你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才准备去实施这些计划.

3.从最小的变化做起,再慢慢地实施其它的改变.

4.要耐心.常常得要等两个多星期的坚持才可能看到一点变化.

第一部分:给孩子提供一个舒服的睡觉环境

让孩子有一个安全安静的睡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他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地方来睡觉,无论是他和别人一起分床睡,还是他自己睡,但是最好是每夜都是一样地在同一个环境下睡觉.

卧室里需要舒适(不太热也不太冷),安静,还要黑灯,如果屋子里太黑了,可以给孩子装个夜灯,而且夜里一直开着,如果外面的路灯或是早上的阳光要照进屋子里的话,那么去换个厚一点的床帘

卧室里需要在夜间保持安静.最好在在临睡前不要听收音机,看电视,电脑或听音乐,如果夜里这些声音一停的话,反而可能会惊醒你孩子的睡眠了.有些孩子们还可能会注意到那些”背景噪音”,如那些低低的,安静的,持续的背景声源,象是天花板上吊扇,或是空调机的声音等,一般地说,在他卧室周围的房间里应该没有任何杂音,或是电视电脑游戏机或音乐声.

要好好地考虑到孩子身处的环境.自闭症的孩子可能会比那些正常孩子们在夜里更能感觉到我们一般不会太在意的噪音,比如流水声,或是其它家电的声音.自闭症孩子也可能会有比如说对睡衣和床单被面的触觉问题,你可以找出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比如你可以观察一下孩子是喜欢松一些的睡衣呢,还是紧一些的睡衣?是喜欢厚一点的被面床单呢?还是轻一些的?

重要的是你,你的配偶,还有其他照顾孩子的人,如祖父母或保姆等,都要遵照这同一套程序,每天每夜地你越能把这套入睡的过程规则化,常规化,你孩子就会越来越能轻松地睡个好觉.

第二部分:建立一个常规化的就寝程序

要建立起来的这些就寝程序,要的是简短的,可预见的,还要是可以期待的,(译注:”可预见的”,指孩子自己可以想得到的,或是在大人的指导下可以想到的,”可期待的”,是指孩子知道做完一项程序步骤之后,接下来的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一套好的程序可以帮你孩子放松,做好入睡的准备.每天每夜执行这些程序的稳定性就能让你的孩子安静下来,还要避免在睡前玩那些刺激性的游戏,不要看吸引人的电视节目,玩电脑,听很强音的音乐,甚至连强烈的光线都最好避免,而且最好也要避免如蹦蹦跳跳,追追跑跑,打打闹闹等行为.

在就寝前的15分钟或半小时前就开始这套程序,年幼些的孩子可以用短些的程序(比如说,一岁大的孩子用15分钟的时间来做完这套程序),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应该更长时间地准备入睡的程序,但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第三部分:关于如何保持一个常规化程序的建议.

1:应该在安静的孩子的卧室里进行(除了洗澡刷牙等事项之外).

2:如果你的这套程序每天都是按同样的次序一一完成的话,你孩子就能安静下来.

3:你自闭症的孩子还可以从下面所示的"图示计划书"中受益,提醒他们要做的每一步,这能帮助他们明白地看到他们应该每天按照同样的次序做同样的事情,家长和其他的看护者也能一目了然地帮助孩子遵守计划中的次序.而那些对图象不怎么有反应的孩子们,可以用实物来取代,每个步骤都可以用一件这个地方用到的实物做代表.

4:要分清楚那些事情能让你孩子安静下来,而那些却能够刺激得他兴奋起来,那些能帮他安静的事情当然需要包括在你的程序中去,而那些让他兴奋的事情应该被剔出程序之外,或者安排到早一点的时间里做,比如说,如果你孩子洗澡能洗得让他兴奋的话,那就安排他早一点洗吧.

第四部分:怎么做到习以为常的睡眠习惯

1:选定一个就寝时间,……然后要坚持下去.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的,但是我们需要孩子每天还是要在同一时间就寝和起床.要挑个符合孩子年龄的就寝时间,就寝的时间需要和你自己作息时间的安排一致,要是孩子有些新的时间安排而不得不改变一下就寝时间的话,你可以观察一并记录一下这对孩子的睡眠有怎么样的影响.你要么再制定一个新的就寝计划,要么就尽快地回到以前的计划中去.

2:时间要算好.很多孩子们(包括成年人)都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里突然地兴奋起来,如果他们太早睡觉的话会很难入睡的,如果你孩子要化一个多小时才能睡着的话,那就延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再睡吧.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会越晚越睡,但是还是得保障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大孩子们也会在周末晚睡晚起,需要让他们把周末的作息时间不要比平时的时间晚过一个小时以上.

3:早醒问题.即使你孩子有时侯会晚睡,也要争取他在平时起床的时间里起床,即使晚些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以上,尽管有时候你会觉得让孩子睡个"回笼觉"会好些,但是其实是他起床的时间越规律,他也就会睡得越香.

4:午睡问题.如果你孩子还小还需要午睡的话,那么也要把午睡时间保持在一定的规律性上.如果可能的话,午睡最好也在孩子的卧室里睡,下午四点前最好把孩子叫醒,否则晚上可能就不大容易睡着了.等孩子长大后不需要再睡午觉的时候,就尽量避免在白天睡觉吧,除非是孩子病了,白天睡多了晚上就难睡了.

5:饮食问题.孩子就餐的时间也会对建立起一个常规性的作息时间有很大的帮助.你的孩子应该要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里吃早餐,无论是平时也好,周末也好,尽量做到一致.晚上太晚了就不要给他吃太多的晚餐或点心了.但是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小点心(如奶酪,饼干或水果之类的)也可以帮你孩子入睡更容易些.

6: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孩子能照到早晨的阳光,还有在夜里能照在宁静的月光下,也会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常规化的作息时间.当孩子早上醒来后,去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屋里,同样如果孩子在白天睡觉的话,你也要把灯关了,窗帘拉上,让房间里保持黑暗,如果孩子有开夜灯习惯的话,也可以开盏夜灯.


第五部分:引导孩子自己睡觉

为什么要教孩子自己睡觉?

一般地说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可能在睡眠中自然醒来的,我们在夜里醒来后,下意识地检查一下自己的睡眠环境,马上又很快地睡着了,这些醒来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早上醒来后自己也不记得了.但是如果你孩子不能自己睡着的话,那么他夜里醒来后,没有你的帮助他就很难再睡着,相反的话,要是他在夜里醒来后,还能自己再睡过去的话,他就能在夜里更多的睡眠时间,早上醒来精神更家饱满.

那我们怎么教孩子独自睡觉呢?

就象是你孩子在你帮助下睡觉的过程一样,他也需要一个过程自己能学会独自睡觉.这需要一段时间地慢慢来,或许得几个星期.比如说,如果你过去是陪着孩子躺在床上的话,那么先改变一下就坐在床上陪他几夜,然后再换成坐在床边的椅子上陪他,以后就每天把椅子离他远一点,直到你能离开房间到他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在你做这些的时候,还要减低你对孩子关注程度,比如说少些交谈,少做些脸部表情,少些眼神交流.

在你离开房间后,如果孩子生气了或是还不睡觉的话,在外面等几分钟,再进去看看,看的时间要很短,(不要超过一分钟),只给他很有限的语言和身体接触(比如说,快快地抱一下),然后用平和却是坚定的声音告诉孩子,"现在该睡觉了,你很好没事的,晚安",然后你坚决离开房间.

如果你还是需要再进去的话,争取在外面等更长的时间后再进去,在里面不能待长,越短越好.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他夜里醒来后又自己睡不着的问题.

一个帮助睡眠的教具:入睡通行证

入睡通行证可以用来针对大一些孩子的睡眠问题,孩子如果在夜里醒来时可以用它来换取一样他想要的东西,比如说要抱一抱或是喝杯水,来作为他继续睡下去的奖励.

你应该和孩子讲定了这张通行证一夜只能用一次,用完了就让家长收走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再还给孩子.

还应该订好奖励制度,如果那一天孩子没用得上这张通行证,那第二天早上他会受到奖励,比如说,奖一张贴纸,如果他得到的贴纸积累到了一定数量,比如说,收齐了五种不同颜色的帖纸后,他可以得到一份小礼品,或是带他去那里玩作为大奖.


第六部分 提倡白天里可以帮助晚上睡眠的行为

1.体力活动


白天多运动,可以帮助你孩子晚上睡得更好.那些经常锻炼的大人和孩子们,都会觉得晚上更容易入睡,也睡得更好.如果你孩子在学校里没有经常化的运动安排的话,那就在家里计划起来.要注意安排锻炼的时间应该在白天,如果晚上再做的话,可能会把孩子刺激兴奋起来了,那就反而难入睡了,那些比较有分量的运动最好在入睡前的二,三个小时前做.

2.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

咖啡因是能够让你的身体保持”警觉状态”的兴奋剂,咖啡因能在身体中保持三到五个小时的效力,最高甚至能到十二小时之久.如果你孩子在下午或晚上吃了喝了那些含咖啡因的食物饮料的话(如巧克力,咖啡,茶,苏打饮料如可乐等),那么他很可能晚上很难入睡.有些孩子们需要对这类食物饮料完全禁食才能睡好,但是大部分孩子们只要在临睡前三四小时前不吃这些就行了.

3.那家里如果还有其他孩子的话,怎么办?

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孩子的话,那么这个自闭症孩子异常的睡眠习惯也会影响到其他家里的孩子们的,但是一个保持连贯性的作息时间会对大家都有益的.

a)小帮手们.可以经常想想能不能让兄弟姐妹来帮忙,其他的孩子们也可以一起来使用”图示计划表”,这样可以帮那个自闭症孩子更快地学会”图示计划表”,当家里的孩子们一起来做同样的事情的话,这个孩子应该能学得更好些.

b)待在一起,玩在一起.兄弟姐妹们可以相互帮助做些能让人安静下来准备好睡觉的活动.

c)可以分散些就寝时间.每个孩子可以容许有不同的就寝时间,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一对一”的照顾,当然对其他还没睡的孩子们要注意别吵着要睡的孩子了.

d)睡眠环境.需要考虑每个孩子最适合的睡眠方式,有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睡,有的却喜欢和兄弟姐妹一起睡,根据各人喜好而定.

4.如果我上面的都做到了,但是孩子的睡眠状况还是没改善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建议的这些对你没多少效果的话,那么你需要去求医了.你需要和你孩子的儿科医生讨论一下是不是需要推荐个睡眠问题专家来找出孩子睡不好的原因,看看有没有其它合适的医疗手段,现在有一些小规模的药物研究表明褪黑素(Melatonin)可以对孩子的睡眠有帮助,还有一些其它的药物可选.但是这些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


发表评论于 2015-04-01 13:22:30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17日在北京发布,这是中国内地首部全面介绍儿童自闭症现状的行业报告。报告指出,据推算中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其中0至14岁儿童患儿超200万,且男性显著多于女性。

以“倡导科学干预,促进融合发展”为主题,“首届(2014年)自闭症教育康复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五彩鹿成立十周年经验交流”大会17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孙梦麟发布《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

报告指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以来,在中国,自闭症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而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1%。以此推算,中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0至14岁儿童患儿可能超过200万。

报告称,自闭症的发生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参与本次调查的1719名自闭症患儿中,女孩有214名,占12.45%;男孩1505名,占87.55%,略高于国际常见患儿的性别1:4或1:5的比例。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是“养”成的吗?报告称,目前发病原因不明,但自闭症不是对孩子的溺爱和不正确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后果,发病率也与家庭收入、父母学历无关。

报告称,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治疗领域乱象丛生,尤其网络上更是鱼龙混杂,让自闭症儿童家长困惑万分。

报告认为,自闭症诊断目前在中国处于“三缺”状态:缺乏统一诊断标准,缺乏掌握诊断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清晰的康复路径。自闭症康复现状是:干预体系不健全、干预水平整体较低、机构众多、效果有限、各相关行业未能有效衔接、缺乏行业管理部门统筹。

据中国残联信息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7月,全国范围内承担各级残联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任务的实名制康复教育机构已达933个,亟待政府相关机构能够加大资源投入和行业的规范、优化。

针对这种现状,报告建议,中国应尽快建立行业管委会,对当前专业人员资格认定的乱象进行正规管理和监督;强化专业化发展,培养合格的、掌握先进科学理念和技术的一线专业人员以及研究人员。

报告还指出,早期干预对孩子的进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建议中国在儿童出生9个月进行第一次自闭症筛查。同时,自闭症患儿在2岁时即可参加培训,9岁之前随着年龄增长,培训取得的进步较大。

孙梦麟在采访中表示,融合教育代表着国际上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应当是中国自闭症儿童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议大力开展学龄期自闭症患儿的随班就读工作,依法办事的同时,要向普通学校的教师给予特殊教育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以及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提供。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指出,在各类残疾人中,自闭症在中国仍属于权益保障严重缺失的人群。而且因为中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各个地区对自闭症的了解、重视和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相差悬殊,呼吁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儿童伸出援手给予自闭症儿童力量,用爱心、真心和信心来帮助关爱自闭症儿童。

发表评论于 2015-04-01 13:24:51

 

    自闭症儿童在思维、社交、语言沟通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这些往往都会导致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的产生。情绪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对儿童的教育训练,也会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性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对于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智力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情绪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训练,也会对儿童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性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因此,要使自闭症儿童在各方面得到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

第一,环境的改变。自闭症儿童一般行为固执、刻板,喜欢遵循既有或固定的程序,对新的事物和新的变化很难接受,适应力较差。一旦环境改变时,他们会产生抗拒的心理,表现出很大的情绪反应和问题。

第二,固执行为受到限制或改变。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活动大多无新意,行为多固执、刻板。每当他人(老师、家长)试图阻止或改变其固执、刻板行为时,立即会引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

第三,要求得不到满足。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和沟通方面的障碍使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老师或家长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又无法表达时,他们就会用哭闹、自残等不正确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四,天气变化。天气变化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在春、秋这些季节转换的时候,他们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情绪问题。

第五,身体不适应。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自闭症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部机能障碍(如:脑波异常等),而且有相当部分在幼儿期、少年期和成年期会发生癫痫症。脑波异常可能会使他们莫名其妙地打头、哭闹等。除癫痫外,也可能因为其他病变(如:牙痛、感冒、头痛、肚子痛等)无法表达而导致情绪行为的发生。

第六,其他原因。有时自闭症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负面的情绪容易扩大,在他的脑海里总是会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个个镜头,突然间会想到某段时间内不高兴的事情,就会大发脾气,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另外,在教育训练中指导者没能找到适合儿童接受的教育训练方法,没能在社会适应活动根据儿童的实际状况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也能引起儿童的情绪问题。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和他们在思维、沟通等方面的障碍密切相关的,稳定的情绪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基础,可以促进他们在思维、语言、沟通、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在思维、语言、沟通及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促使他们情绪问题的解决。因此,老师一定要在理解和宽容儿童的基础上,从儿童的实际情况与特殊差异出发,认真分析儿童情绪问题的原因,用积极的态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其情绪问题,一定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进一步更全面地发展。

发表评论于 2015-04-01 13:29:03

 

要孩子爱上读书,父母就要自己先读书;要孩子成才,父母就要知道如何让孩子成才的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推荐给父母必读的100本书,这100本书中的道理和故事,会给大家很多启示。各位家长,这100本书里面,你看过哪几本?

  1. 1.《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王干卿(译)

  2. 2.《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3. 3.《爱的艺术》【美】弗洛姆(著),李健鸣(译)

  4. 4.《家庭教育 》【中】陈鹤琴(著)

  5. 5.《童年的秘密》【意】蒙台梭利(著),单中惠(译)

  6. 6.《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7. 7.《家庭和儿童教育》【前苏联】马卡连柯(著),丽娃(译)

  8. 8.《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

  9. 9.《名家治疗笔记:为家庭疗伤》(上、下)【中】李维榕(著)

  10. 10.《爱的五种语言》【美】盖瑞·查普曼(著)

  1. 11.《破解幸福密码》【中】毕淑敏(著)

  2. 12.《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中】武志红(著)

  3. 13.《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周国平(著)

  4. 14.《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美】萨提亚(著),易春丽 等(译)

  5. 15.《100位企业家给家长的忠告》【中】赵刚(主编)

  6. 16.《赵忠心谈家庭教育》【中】赵忠心(著)

  7. 17.《新父母学校 》【中】刘良华(著)

  8. 18.《发现母亲》【中】王东华(著)

  9. 19.《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美】罗恩·克拉克(著),李文英 等(译)

  10. 20.《培养独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国》【美】黄全愈(微博)(著)

  1. 21.《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朱衣(译)

  2. 22.《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日】安武信吾、安武千惠、安武花(著),金晖(译)

  3. 23.《为什么孩子要上学》【日】大江健三郎(著),陈保朱(译)

  4. 24.《美德书》【美】威廉·贝内特(著),王睿(译)

  5. 25.《陪孩子长大》【中】李子勋(著)

  6. 26.《家庭教育基本功》【中】冉乃彦(著)

  7. 27.《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李跃儿(著)

  8. 28.《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中】关承华(著)

  9. 29.《当孩子遇到钱:绕不开的财商》【中】徐国静(著)

  10. 30.《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香港】李中莹(著)

  1. 31.《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肖恩·柯维(著),陈允明(译)

  2. 32.《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中】孙云晓(著)

  3. 3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著)

  4. 34.《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中】张文质(著)

  5. 35.《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中】王修文(著)

  6. 36.《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中】彭懿(著)

  7. 37.《童书非童书》【台湾】黄乃毓 等(著)

  8. 38.《故事知道怎么办》【澳】苏珊•佩罗(著),童乐(译)

  9. 39.《阅读儿童文学》【中】梅子涵(著)

  10. 40.《朗读手册》【美】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 等(译)

  1. 41.《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日】松居直(著), 刘涤昭 (译)

  2. 42.《阅读的力量》【美】克拉生(著),李玉梅(译)

  3. 43.《喜阅读出好孩子》【中】童喜喜(著)

  4. 44.《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韩】张炳慧(著),李世鹏 (译)

  5. 45.《养育男孩》【澳】史蒂夫·比达尔夫(著),丰俊功、宋修华(译)

  6. 46.《养育女孩》【澳】吉塞拉·普罗伊朔夫(著)

  7. 47.《育儿百科》【日】松田道雄(著),王少丽(主编)

  8. 48.《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美】威廉·西尔斯(著),邵艳美、唐婧(译)

  9. 49.《勇于管教》【美】詹姆士·杜布森(著),裴彤、王跃进(译)

  10. 50.《正面管教》【美】尼尔森(著),玉冰(译)

  1. 51.《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美】托马斯·戈登(著),宋苗 (译)

  2. 52.《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美】乔治M.卡帕卡(著)

  3. 5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吉诺特(著),张雪兰(译)

  4. 54.《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美】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著),安燕玲(译)

  5. 55.《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美】惠芙乐(著),陈平俊 等(译)

  6. 56.《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美】法伯、玛兹丽施(著),霍雨佳(译)

  7. 57.《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美】舒尔、迪吉若尼(著),张雪兰(译)

  8. 58.《图解儿童逆反心理》(适合年龄段:3-9岁)【英】米里亚姆·恰恰姆(著),郑莹(译)

  9. 59.《小巫旅游蜜语——带孩子丈量世界》【中】小巫(著)

  10. 60.《过犹不及》【美】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著),蔡岱安(译)

  1. 61.《关注孩子的目光》【日】佐佐木正美(著),傅玉娟(译)

  2. 62.《最好的教养在路上》【韩】朴善娥(著),邢心秀(译)

  3. 63.《世上没有懒孩子》【美】梅尔·莱文(著),周烁方(译)

  4. 64.《游戏力》【美】科恩(著),李岩(译)

  5. 65.《好妈妈坏妈妈:一个母亲的教育手记》【中】王毅(著)

  6. 66.《如何让女孩不被性伤害,如何让男孩不被性教坏》【美】莎伦·麦克维尔(著),幸敏(译)

  7. 67.《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法】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著), 潘林、王川娅 (译)

  8. 68.《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德】安妮特·卡斯特-察恩(著),陈素幸(译)

  9. 69.《奖励出好孩子》【美】维吉尼亚·M.希勒、梅格·F·施耐德(著)

  10. 70.《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美】阿莱西亚(著)

  1. 71.《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王金战、隋永双(著)

  2. 72.《让孩子的大脑自由》【美】梅迪纳(著),王佳艺(译)

  3. 73.《与孩子共享自然》【美】约瑟夫·克奈尔(著),郝冰(译)

  4. 74.《让孩子自立的55种方法》【日】中谷彰宏(著)

  5. 75.《特别狠心特别爱: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以色列】沙拉·伊麦斯(著)

  6. 76.《我教孩子学作文》【中】肖复兴(著)

  7. 77.《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才能》【中】刘全礼(著)

  8. 78.《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育女儿手记》【中】李镇西(著)

  9. 79.《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台湾】黑幼龙(著)

  10. 80.《刘墉家书:少爷小姐要争气》【美】刘墉(著)

  1. 81.《斯波克育儿经》【美】本杰明·斯波克(著),哈澍、武晶平(译)

  2. 82.《下一代的竞争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的教子手记》【美】蒋佩蓉(著)

  3. 83.《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美】陈志武(著)

  4. 84.《他们这样养孩子》【中】杜康(主编)

  5. 85.《大师教你做父母》【中】朱永新(微博)(著)

  6. 86.《亲爱的安德烈》【台湾】龙应台、安德烈(著)

  7. 87.《傅雷家书》【中】傅雷(著)

  8. 88.《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美】谢弗 等(著), 邹泓 等(译)

  9. 89.《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中】赵忠心(著)

  10. 90.《儿童精神哲学》【中】刘晓东(著)


  1. 91.《德兰修女传》【中】华姿(著)

  2. 92.《另一种童年的告别》【中】张倩仪(著)

  3. 93.《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

  4. 94.《佐贺的超级阿嬷》【日】岛田洋七(著),陈宝莲(译)

  5. 95.《小王子》【法】圣埃克絮佩里(著)

  6. 96.《草房子》【中】曹文轩(著)

  7. 97.《夏洛的网》【美】E·B·怀特(著),任溶溶(译)

  8. 98.《论语》【春秋】孔丘(述)

  9. 99.《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著)

  10. 100.《曾国藩家书》【清朝】曾国藩(著)



发表评论于 2015-04-02 10:03:12

 

家长,是自闭症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和完美的处事能力。当我们的孩子跟“自闭症”这几个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巨大的痛苦随之而来,几年过去了,我们从悲痛、自责、迷茫到现在的坚定、坚强与坚持,相信我们的改变也在一点点影响着孩子,给他带来自信和快乐。特别是在听了张桂娥教授自然训练法之情绪调整的讲座后,更是有了深刻感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我们的孩子是一个特殊孩子,但是,他依然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对于这些孩子,家长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和努力。

    爱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每位家长都无比疼爱自己的孩子,然而我们的这些自闭孩子们,有时候他们会对我们的爱视而不见,不要沮丧,耐心的等待,给他们热情的拥抱和温暖的呵护,他们是能够感受到的。某些时候我会觉得很幸运,因为昊昊不像很多星儿那样缺乏亲情感,他有很敏感的神经,有浓烈的亲情感,会对我们开心地笑、给我们拥抱和亲吻。另一方面,对于孩子,我们的爱中还包含了内心的自责和歉疚,所以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溺爱,现在想起来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比如孩子不想自己吃饭,我们就会去喂,这其实对他的自理能力没有一点好处,现在,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每顿饭都自己用勺子吃,偶尔还能用一下筷子。这让我们懂得了,爱和溺爱是不能等同的。

  要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期望值,过高的不符合实际的期望值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容易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非常自卑,长此以往会使他们更加自闭。对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赞扬和鼓励,你也发现,孩子在你的赞扬下会很有成就感,非常开心和自信。有时候孩子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是能力有限,本来他就已经很沮丧了,如果家长一味的指责,只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安慰和鼓励,让他知道,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做好的。

  相信孩子。我们的孩子在能力上确实不能跟普通孩子比,作为家长,我们也曾自卑、痛苦过,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会,整天唉声叹气,突然某一天,通过在康达等康复机构的不断训练,孩子似乎真的长大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许多事情他都能出色的完成了,骑车、轮滑、拍球、唱儿歌、做游戏、说短句。。。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强,我们和孩子的信心也在一天天增强。相信孩子,他也在不断的努力,在康达老师的帮助下,会让自己学会越来越多的本领,也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不再迷茫。

  不要把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这也是自闭症儿童家长们的通病,总爱把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来比去,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孩子,就会垂头丧气甚至责备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只要跟自身比有进步,那就是值得庆贺的。

  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由于我们的孩子在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们总是觉得爱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孩子的学习、娱乐等等都是按家长的想法去安排的,其实,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和想象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反感的事物,我们应该跟孩子加强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这样才能使他们生活更加愉快、学习更加主动。

  如何教育自闭症孩子,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尤其是面对我们这些特殊的孩子,我们更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总结,寻找出适合孩子的方法。家长的心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积极的面对困境,乐观向上,这样才能带领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

发表评论于 2015-04-02 12:39:57

 

在儿童早期干预领域工作的这些年,我接触到了中美两国百多个家庭,在和父母接触咨询过程中,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我总结了十个最经常出现的教育误区,把它们写给星日杂志,是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家庭了解到一些可以避免的问题。

1.纠结于诊断结果

近半的家庭会花超过一年时间对孩子进行反复诊断,因为接受诊断结果是一件需要极大心理承受力的事情。但我们通常建议父母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尽早干预,甚至不必等到诊断,因为自闭症以及发育迟缓的黄金干预年龄为2-6岁,适宜干预年龄为2-12岁。要清晰认识诊断的目的只是为了做一个分类,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各项技能的当前水平,只要技能水平达到同龄儿童了也就是脱离了诊断标准。在国际上,自闭症也被称为突触综合症,因为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神经树突异常过量生长从而导致了大脑神经回路的异常发育。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就好比交通枢纽处车辆过多导致交通堵塞。早期干预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帮助孩子的神经网络建立新的通道,相当于在堵塞的公路旁再建新的公路网,让车辆有新路可走,从而尽可能恢复孩子的各项功能,这是因为年龄越小儿童的大脑可塑性越高

2.大量使用感统训练

根据美国国家自闭症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国家保准项目研究结果,将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治疗孤独症的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已经被验证有效的方法(主要为ABA),第二类为尚在论证中的方法(比如DRI),第三类为不成熟的方法(比如感觉统合训练)。所谓不成熟的方法就是极少或者没有证据表明有效的方法,感觉统合被归为此类。在美国工作期间,未观察到机构大量使用感觉统合方法。但笔者要澄清的是,这项研究表明的是感觉统合疗法对于孤独症的核心问题(社交障碍,语言发展障碍,刻板行为)没有显著疗效,但并未指出它不能改善孩子和肢体协调有关的技能,因此是否在孩子干预计划中加入感统训练应严格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切不可认为只要感统训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3.随意使用禁食疗法

禁食疗法—或称去谷物及酪蛋白食疗也是被美国国家自闭症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国家保准项目归为第三类的方法。尽管在临床报告中确实有父母报告孩子食用糖类物质后就显兴奋,或者检测到对于蛋白类物质有过敏现象,但这里有一个需要区别的因果关系。即正常儿童也存在耐糖和耐蛋白的异常,这种异常非孤独症的特有现象,也就是说不是代谢异常产生了孤独症,而是孤独症儿童中代谢异常比例偏高,单绝对不是全部。在临床处理上,是否要使用禁食疗法必须先去医院获得检查和医生建议,切不可听信传闻随意给孩子禁食,儿童正处于大脑和生理发育快速期,随意禁食很有可能引起营养不良甚至脑萎缩等严重问题。

4.忽略家长的介入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会将家长培训纳入机构服务内容,因为孤独症的干预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和环境密切相关的事情。就干预时间上来说,有效干预时间是每周25-40小时,一般机构一周可以为一个孩子完成10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需要家长在家里完成。在美国,治疗师和孩子的比例是45:1尚且如此,在我国治疗师和孩子的比例是2000:1,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大多数的孩子基本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干预。就环境的角度来说,孤独症的大量训练都需要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家庭环境中存在大量生活场景,对于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个部分几乎是机构相对结构化的环境无法替代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只要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完全可以胜任一个治疗师的角色。

5.仅仅使用DTT或者NET一种教学方法

ABA一共分为两类主要的方法,DTT分离式回合教学和NET自然教学法(PRT教学通常融入这两种方法)。前者的特点是结构化程度高,由教师主导,短时间内大量密集式训练,进步速度快。NET自然教学法的特点是灵活,泛化好,孩子对于教学内容切入情景因此理解深刻。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来搭配比例,大多数的孩子都同时需要两种方法,过度依赖其中一种都不能达成最佳效果。举例来说,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语言项目,DTT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累积词汇量,短语和简单句子结构,但NET可以教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两者配合每天醒着就能练习,进步自然会比每天只进行1-2个小时语言练习的孩子快得多。

6.着重认知语言忽略社交

在我国主流教育体系中的重认知轻社交的教育模式似乎也影响到了孤独症孩子的教育模式。部分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业,因为孩子的功课在学校跟不上而焦虑不已,却忽略了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本来就是弱点的社交技能,以至于孩子到了十几岁还不知道如何进行基本的社交,比如如何维持眼神,如何引起别人注意,如何开始话题,如何维持几轮对话。从小就注重社交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长大后对环境的适应,因为不管孩子的认知水平发展到多高,只要他处于社会中,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作也需要基本的社交能力。而基本的社交训练也并非一定要在同龄群体中进行,实际上最初的社交训练就是孩子和成年人的社交,之后是面对一个同伴的社交,最后才是面对一群同伴的社交,和会照顾他的成年人进行基本的社交是孩子通向融合的基础。

7.问题行为处理不当

在处理行为问题时有几个常见的误区。第一,发现问题很难处理于是就暂时搁置,希望随着时间问题行为自然消退,但实际上,如果造成

问题行为的原因不变,时间越长越难改变。第二,刚刚实施干预方案的时候发现情况更糟了,以为处理方式错误,于是停止,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你应该继续的。第三,断断续续干预,这个极其危险,可能造成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因为问题行为被间隔强化了。第四,没有仔细找到问题行为的原因就随意干预,有时候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确实不是一下就能看出来了,这个时候就需要FBA功能性行为分析技术来做判断,在仔细记录和研究行为之前随意下结论并进行干预经常导致无效。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问题行为都有其真正的原因,不要因为还没有发现原因就随意判断为想象中的原因。

8.过于宠溺孩子

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很多父母尤其是祖父母会在潜意识中对孩子产生负罪感,总想补偿孩子一些什么,外在表现为对孩子的过分宠溺。但是,结果通常不容乐观。第一是因为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本来就高发,宠溺会进一步加重问题行为,导致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更加困难。实际上,在行为管理上,父母应该建立和对待一般孩子一样的标准,行为问题不能讨价还价,因为孩子长大后的现实世界不允许。第二是直接影响到了亲子关系,和你所担心的对孩子严格要求会破坏亲子关系不同,临床观察中你经常可以发现,建立规则反而会促进孩子对于你真正的喜爱,因为规则让孩子明白世界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随意变化,从而建立了安全感,对于帮助他建立规则的人产生了带有尊敬的依恋感。好父母的真正含义不是对孩子有求必应,而是帮助孩子获得他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是吗?

 

9.刻板运用ABA,强求“标准答案”

首先,ABA虽然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但ABA本身是一门研究人类学习和行为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总结出了人类的行为来自于经历中的强化效应并使用这一效应来促进学习,规律本身是观察的总结,不存在刻不刻板的问题。因此,我们通常说的教刻板了实际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治疗师对于教学方法掌握运用地不够熟练或者教学方案设计得不够好而产生的教学内容的死板。举例来说,忽略对于训练内容的泛化训练,每个问题只设计一个标准回答,而没有训练相关回答,或者对于一个回答没有训练孩子听懂不同的问法。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儿童早期干预教学中,在主流教育体系中一样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就是这个意思,但好的老师就会允许并鼓励孩子任何合理的答案。

10.误以为“融合教育越早越好”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关心孩子的融合教育问题,而这也是经常产生最大问题的部分。所有早期干预的最终目的都是将孩子送入主流学校,但是并非越早进行融合越好,也不是每个孩子最终都能去主流学校的。去不去融合,什么时候融合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来安排,在这一点上专业领域内有很好的科学建议,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父母融合心切经常做出并不适合孩子甚至反向的结果。许多并没有准备好的孩子进入融合环境中实际上非但不会“和正常孩子待久了就会好了”,反而会因为环境中过大的压力和负面的社交体验而越来越不好。即使孩子没有明显的不适,自闭症孩子因为缺乏观察模仿他人的能力,因此没有办法进行自然而然的学习,实际上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干预时间。在美国,所有的融合教学都会有辅助老师的参与,帮助孩子从特教过渡到主流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没有辅助的融合经常因为跨越太大而遇到很大困难。

发表评论于 2015-04-02 12:40:57

 

最近有两个美国记者根据肯纳医生1943年发表的第一篇关于自闭症的学术论文,找到了世上第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Donald Triplett。


Donald Triplett已经77岁了,住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镇上,过着悠闲舒适的晚年生活。



Donald是肯纳医生见到的第一个自闭症案例。Donald的父母当时是他们所住的小镇上最富有并且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他的母亲上过大学,那时候女性上大学还是很罕见的。他的父亲是个律师。Donald是老大,下面有一个正常的弟弟。

Donald从小对母亲没有依恋,对人没有兴趣,喜欢转东西,迷恋数字、音符、字母、和美国历届总统的画像。他对叫名字没有反应,不喜欢变化,不喜欢被人打搅,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被人打搅了就会大哭大闹。

在他三岁时,当地的儿科医生建议送他去收养儿童的机构。Donald在那里呆了两年,5岁时他的父母坚持把他接回了家,决心为他诊断和治疗。他们带他去见了肯纳医生。肯纳医生观察了Donald两个星期就让他们回家了,没有给诊断,因为他想不出来一个确切的诊断。后来他才意识到,这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在精神病学上还没有定义的病例 。

从那以后的几年间,肯纳医生又见过Donald几次,还是没有给诊断。同时他又见过几个类似的孩子,都有和Donald相似的表现。1943年,肯纳医生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举了11个孩子的病例,Donald是第一个。肯纳医生决定将这些病例称为‘Autism’,就是我们说的‘自闭症’。

Donald现在住在他父母原来的房子里,会开车,会打高尔夫球,每天生活很规律。他不会一来一往地和人聊天,但是他每天早上都会和一帮老人一起喝咖啡。小镇的人们都认识他,接受他的怪异,不在意他的不同,而且都很照顾他,保护他,把他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他打高尔夫球一般都是独自打,偶尔和别人合打,但很少和人说话。

现在的Donald有着健康的身体,能独立生活,靠着父母为他攒的钱,不愁吃穿,行动自由。当初谁能想到自闭症历史上第一个被诊断的儿童能够有这样好的晚年生活呢?

唐纳德小时候有一些特殊的能力。他两岁时就会背诵大段的圣经。十几岁时以速算多位数的乘法而在当地小有名气。据说他还能瞥一眼房子就知道有多少块砖。后来记者问到这事,他说那是因为几个同学调笑他,让他说出旁边一所房子是多少块砖盖的,他就随口说了个数。唐纳德行动笨拙,别人一看就知道他的不同。但是他总是显得在思考,所以别人都觉得他很聪明。

渐渐地唐纳德开始对外界有了点兴趣。在大学期间他还参加了男声合唱团。由于他的音调特别准,合唱团指挥从来不用调音笛,不论他要哪个音调,让唐纳德给就可以了。

唐纳德迷恋数字。他喜欢给每个他认识的人一个不同的数字,比如1487,好像在给人编号。如果你提某人的名字,他就能对上这个人的编号。拿到唐纳德的数字的人也都牢牢地记住自己的数字,好像这是个荣誉。

唐纳德喜欢旅行。他到过36个国家和28个美国的州。他去过夏威夷17次,埃及3次,伊斯坦布尔5次。每次旅游不超过6天,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拍很多照片,回来以后放在相册里,然后再计划下一个目的地的旅行。他会自己给航空公司打电话订机票,或者到镇上的旅行社办理出国旅行的手续。他可能是小镇上旅行最多最广的人。

尽管唐纳德和小时候比起来有了巨大的变化,他还是不能掌握谈话的技巧。如果他主动说话,一定是他想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些信息,比如:今天的午饭是几点?或者告诉你他的观察,比如:我看到你车上贴的那个条子了。而他回答别人的问题就像是在答试卷,给一个答案就算完事,不会解释,不会像常人那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


发表评论于 2015-04-02 12:42:45

 

2014年,基础教育二司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部党组决策和部署,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以改革提升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促进发展,大力提升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及水平;以改革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

……

五、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14.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部署。

15.指导各地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各省(区、市)结合本地特殊教育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各省(区、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第一年实施情况进行抽查。

16.实施特殊教育两大重点项目。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加大对承担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试点建设工作。

17.推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修订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究制定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编写方案。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来源:教育部)


发表评论于 2015-04-02 12:43:59

 

为每一名残疾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新华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刘奕湛、吴晶)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升计划》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又有怎样的特殊意义,《提升计划》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政策上有哪些主要突破点,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20日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

  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问:当前发展特殊教育首先是要提高普及水平,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教育,《提升计划》对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有哪些政策举措?

  答: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解决8万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通过多种形式,逐一安排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原则上,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学前教育,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招收残疾学生。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部(班)。高等教育,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供便利。

  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将达到普通学校8倍左右

  问:特殊教育运行成本高,《提升计划》对加大特殊教育经费保障力度有哪些制度性的安排?

  答:《提升计划》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做出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三年内达到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标准高于6000元的地区不得下调。目前,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平均为2100元,为普通学校的3倍左右,调整后将达到普通学校的8倍左右。

  与此同时,《提升计划》中要求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参照特殊教育学校标准执行。

  同时,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残疾学生,要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

  问:许多特教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招生能力还较为有限,影响和制约特教发展,《提升计划》提出要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请解释一下具体内容?

  答:主要指国家支持的特殊教育两大项目:

  一是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急需的基础设施,扩大残疾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规模。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扩建教学设施,提高特教教师培养培训能力。中央投资补助一批学校的建设。同时,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求,鼓励在现有特殊教育学校中设立孤独症教育康复部或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

  二是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项目。财政部、教育部将从2014年启动实施,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支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

  配齐配足教职工 落实工资待遇倾斜政策

  问:确保特殊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至关重要,请问《提升计划》中制定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答:在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方面有四条举措:一是各省(区、市)要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配足配齐教职工。二是完善并落实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三是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四是各地要为送教教师和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

  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有三条举措:一是确定专业准入门槛。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二是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各省(区、市)择优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三是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

发表评论于 2015-04-02 12:44:48

 

那些将孤独症儿童养育成人的父母们在他们的孩子们身上投入了大量金钱并使他们做好进入就业竞争圈中的准备。尽管他们拥有职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孤独症患者还是常常在获得和保住工作方面遇到巨大的困难。这种情况给求职的孤独症患者以及他们的父母带来了失望和经济上的困难。下文将给出五种最适合大部分自闭症患者的职业选择。


1)与动物一起的工作孤独症患者在社交场合中往往方枘圆凿,格格不入。而与人们一起工作需要和同事们有大量交流。另一方面,在动物农场或动物诊所中的工作可以部分避免频繁的与人交流,从而可以使孤独症工作者们感到愉快。


2)在科学实验室中的工作任何科学实验室里都需要系统的、重复的和精准的工作活动,而实验室也正是让孤独症患者感兴趣的环境。


3)编纂代码串与电脑有关的工作对于很多孤独症患者,特别是那些拥有分析混乱数据的能力的患者来说是最有益的工作。有一些最成功的信息工程师和软件开发者都有一些孤独症的特征,若不是在IT领域,这些特别的品质很有可能会毁掉他们的前程。


4)保存整理货架与书架的工作孤独症患者对于像整理图书馆或杂货店的架子这样需要系统执行反复任务的工作来说是最佳人选。


5)调查记者的工作成为一个成功的调查记者的关键在于要能够摒弃偏见,主观臆想和个人揣测,而这些往往是在面对像犯罪,腐败和政治这样严重的问题中很难避免的。但大多数孤独症患者都拥有保持超乎党派的世界观,所以记者(特别是调查记者)这个职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以上列举的选择并没有尽数孤独症患者适合的工作。有很多工作适合严重或轻度的孤独症患者。许多因素比如个人喜好,专业技能,酬金,交通时间,家庭支持等都影响一个人选择的职业。不过,有一些职业选择在孤独症患者中是最流行的,包括:


图像设计者


网页设计者


卡通制作者


摄影师


商品音乐家


机械师


木匠


公车司机


电焊工


看门人


草图设计师


建筑设施维修工


工厂装配工


仓库助理


图书馆助理


数据输入操作员




要知道对于孤独症患者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认识寻找工作未果或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孤独症患者,或许你可以推荐他去仓库工作或修理后院设施。他很可能喜欢不寻常但是值得尝试的工作。

发表评论于 2015-04-02 12:48:03

自闭症需要治疗吗?

在自然眼中,整个人类就是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是对文明社会的某种警醒
生命从原初状态趋同于社会的过程,被美誉为是成长或成熟。然而,自闭症似乎是老天跟人类开的一个玩笑:总有一些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成熟,或者说干脆拒绝被社会化。
儿童发展理论认为,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一种简单、刻板、重复的环境,以适应他永恒单纯的内心世界。他们要么对物质、语言、情感、规则等人类信息的刺激非常不敏感,要么就对特定的信息过度敏感,夸大反应……反正一切都不按常规办事,我行我素,也不在意人类社会的审美、价值观、评价系统。即使是面对被人类过度美化的爱这种情绪,他们也不花心思去理解,不耗费精力去表达。
人类学者研究表明,越原始的地区,越古朴的民族,自闭症发病率越低,甚至几乎为零。越发达、文明、科技水平越高、城市与人口聚集度越大的地方,自闭症发病率越高。可见自闭症与人类科技与文明进步呈反比关系,而这似乎表达了人类生命发展中的一种隐喻和疑问:在当今高度社会化、科技化、商品化的社会中,人类进化是真的日趋完善?还是生物机能迅速堕落与退行了呢?人类逐渐远离了生养自己的自然,把自己孤立或凌驾在自然之上,而自闭症恰恰就是一种讽刺,是人类命运的投影——在自然视觉中,人类整体是一个自闭症患者。
他们需要的不是治疗矫正,而是适合的环境
自闭症的内心世界到底为何,不得而知。对没有患过自闭症的人来说,科学猜想永远是理性推论的产物,那不是自闭者的内在逻辑。对有自闭症的人来说,又不愿用正常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表达,或者也懒得搭理对此感兴趣的非自闭者。
世界上的确有不少被称为专家的自闭症研究者,在爱心的激励下为自闭症患者设计了许多康复之道。其实不管一个专家把自闭症研究得多透彻,也不会比一个自闭症者更了解它。妄图把自闭症治疗为非自闭者,就类似漂白皮肤,只是在视觉上让黑人趋同于白人。这里隐含了一个巨大的差别歧视或者意识空白:我们是上帝吗?我们有权力让不适应现今社会的人群学习适应之道吗?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思维,为这个特殊的人群建立一个他们喜欢的环境或者有利于他们的社会?
其实不光是自闭症者,那些有着抽动、躁郁、分裂等症状的孩子们,他们都有权力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社会体制对正常人来说是慈母,对非正常者来说就是暴君,更何况,这里是否正常的标准也是我们人为划定的。人们不知道有没有想过,特殊人群需要被治疗或者改变为所谓的正常人,才有机会得到学习、生活、成长,在人本的立场上,这看似关爱,实为强权。
关爱自闭症儿童更像是一种反省
今天我们关爱自闭症儿童,不是体现所谓的爱心、慈悲与宽容,而是为今天社会还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的需求奉上的内疚之情。这一天关爱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是恰当的,因为他们是社会与自闭者链接的桥梁,他们辛苦了,承受了太多。而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就不一定有什么效果。
正常人接触自闭症儿童需要学习自闭症的技术,想象自己也是一个自闭症者,对他们来说也许安全、宁静、放松和有距离的人际模式是合适的,任何违愿的热情接近与引导都可能导致自闭儿童的恐慌。
4月2号,世界自闭症日。人们在给予自闭症儿童关怀的时候,要想想我们如何完善社会制度,确保给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要反思一下,大自然从不会强求一棵梨树结出苹果来,人类却通过嫁接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苹果梨的东西,那么,对自闭症的治疗与康复是否也类似嫁接技术?在我们眼里是让自闭症儿童获益了,但在自然的眼里又会是什么?
遗憾的是,社会并不能一日就得到完善,自闭症儿童还需要长久地生活在正常人的社会里。对轻度自闭症儿童来说,康复多少可以帮到他们;对严重的自闭症儿童,就只能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了。但不管怎么说,关爱自闭症儿童总比那些漠视他们的行为好千百倍,至少我们有一种意识,愧疚于我们正是心灵的自我救赎。对那些依然忽视自闭症以及其他特殊儿童正当权益的人来说,用“罪孽深重”来评说算是轻的。
社会体制对正常人来说是慈母,对非正常者来说就是暴君,而这里是否正常的标准也是我们人为划定的。特殊儿童有权力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但我们要求他们接受治疗或改变为所谓的正常人,才有机会得到学习与成长,在人本的立场上,这看似关爱,实为强权。

发表评论于 2015-05-21 10:12:29

黄宇俊同学获得行为规范示范员称号。

张依颖同学获得自强不息好少年称号。

发表评论于 2015-04-12 21:45:29

2014年的最后一天,为了迎接2015年的到来,举办了以“诵读中华经典,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的庆元旦诵读活动。我班是以小组的形式朗诵古诗二首,一首是讲“忠诚”的《出塞》,一首是讲“孝义”的《游子吟》,表演名为《忠孝》。

 

 

我们班参与演出的同学为五人:德科沁、曹志杰、王根祥、张骊寒、黄宇俊,当天这五名同学均表现十分优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发表评论于 2015-04-12 21:49:08

本次讲座请了农夫山泉的相关人员来进行讲座,专门针对饮用水知识给学生科普,从水的特性,饮用水种类,水与生命与保护水资源四个方面讲解。

 

 

专家介绍了健康饮水的方法:不要大口吞咽;不要感觉口渴了再喝;不要吃饭时和吃饭后喝;不要剧烈运动后马上喝;睡前少喝,起床后多喝;不要将喝饮料代替饮水。

 

 

同学们也明白要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也希望今后能多多举办此类有意义的活动。

发表评论于 2015-04-12 21:52:12

为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在学校的指导下,我们班级以“学会疏散、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活动开始之前的周一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开展了一堂《防踩踏》宣传活动课。

   

    并且,为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校园,为掌握必要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我班在学生管理中心有计划的组织下,于39日参加了学校预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发表评论于 2015-04-12 21:54:40

周二上午,同学们满怀兴奋与激动,在学校体育馆观看了生动有趣的儿童剧《龙城传奇之凤凰谷》,剧中各位人物活灵活现,身怀绝技,看得同学们忍不住也学着动起了手。

这次的儿童剧无论从剧情还是人物关系,都很符合我们学生的观赏能力,同学们看的津津有味,还不时的讨论剧情,为里面人物的结局紧张呐喊。希望这样优秀的儿童剧能经常为我们学生服务,让我们不用走出校园,就能欣赏到这么优秀的剧目。

发表评论于 2015-04-21 12:25:29

本次活动由学生管理中心组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高雅艺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早上十点,我们班按时进入体育馆,坐在位子上等待演出的开始。参与观看的学生共9人,是张依颖、张丁豪、张骊寒、黄宇俊、王根祥、德科沁、洪清源、吴思文、曹志杰。在全体学生都到齐落座之后,精彩纷呈的演出就拉开了序幕。

三个小演员在一开始就震撼了全场,用一套功夫赢得了大家的热烈鼓掌。之后出现了小狸猫、大老虎、白熊等动物,引得大家欢笑声连连。这出儿童剧还有很多与台下观众的互动,让学生参与演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场演出高潮迭起,演员们的功夫真材实料,大家都不禁拍手叫好。这出剧还很有深意,让学生懂得要热心帮助他人,还要团结友爱、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成功,寓教于乐,不愧是优秀的儿童剧!

        在演出之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希望能多举办这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次的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发表评论于 2015-04-21 14:15:36

春光明媚,一早,我们来到和平公园,在公园里与其他班级同学一起玩了各种游艺项目,漫步于树丛花海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走累了,坐下来一起吃午餐,分享着各自的美食与感受。

下午,我们又出发来到宛平剧场,观看了一场惊险、刺激又引人入胜的杂技。台上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学惊讶地不敢相信,怎么能做到这样的水平。我告诉孩子们,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就想平时我们的康复锻炼,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回报。

一天的行程很丰富,我们的同学意犹未尽,希望有机会能再走出校园,感受我们的身边美景。

发表评论于 2015-04-24 13:40:09

各位家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劳动节放假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有关放假事项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5月1日(周五)至5月3日(周日)。
二、上课安排:
4月30日(周四)上周五的课,中午放学
5月4日(周一)起:照常上课。
三、友情提示:
节日期间,务必注意交通、生活、活动安全。
发表评论于 2015-04-28 14:45:22

班级首页 | 班级介绍 | 班级相册 | 班级日志 | 班级动态 | 班级课表 | 班级视频
欢迎您来到 养护部三年级(1)班的班级主页!
※ 班级介绍 ※
养护三年级一共有5个学生,他们分别是尹思源、郑家屹、邱裕顺、江粒、秦琳。
详细内容>>
※ 站点统计 ※
本周访问: 2
访问总数: 239
成员总数: 0
新闻总数: 0
照片总数: 1
日志总数: 1
在线人数: 0
※ 友情链接 ※
 
※ 班 级 日 志 ※
2015-03-31 11:25:28
防踩踏安全逃生演练记录

一、观看《防踩踏》教育片

    组织学生观看《防踩踏》教育片,了解什么是踩踏、如何预防踩踏事件以及如果发生踩踏事件该怎么办。学生们观看得十分认真。

二、参与“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

首先,学生们在教师、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迅速撤离教学楼,来到宽敞的操场。

接着,学生与家长一起听了关于防止踩踏的国旗下讲话以及相关知识教育。学生和家长们听得十分认真,提高了对踩踏事件的认识。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可不填)
班级首页 | 班级介绍 | 班级相册 | 班级日志 | 班级动态 | 班级课表 | 班级视频
欢迎您来到 养护部三年级(1)班的班级主页!
※ 班级介绍 ※
养护三年级一共有5个学生,他们分别是尹思源、郑家屹、邱裕顺、江粒、秦琳。
详细内容>>
※ 站点统计 ※
本周访问: 2
访问总数: 239
成员总数: 0
新闻总数: 0
照片总数: 1
日志总数: 1
在线人数: 0
※ 友情链接 ※
 
※ 班 级 日 志 ※
2015-03-31 11:25:28
防踩踏安全逃生演练记录

一、观看《防踩踏》教育片

    组织学生观看《防踩踏》教育片,了解什么是踩踏、如何预防踩踏事件以及如果发生踩踏事件该怎么办。学生们观看得十分认真。

二、参与“防踩踏安全疏散演练”

首先,学生们在教师、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迅速撤离教学楼,来到宽敞的操场。

接着,学生与家长一起听了关于防止踩踏的国旗下讲话以及相关知识教育。学生和家长们听得十分认真,提高了对踩踏事件的认识。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游客可不填)